绿野春风起,耕田正当时。
2023-04-09 来自: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浏览次数:76
春耕生产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全年农业农村发展,更关乎农民增收致富。
年初以来,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省各地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发展要求,扎实推进春耕生产工作,全省春耕备耕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改革为先,质量为重。春天里,田野中,我们看到了农业生产的新气象、新作为和新篇章。技术、绿色和品牌意识已深深扎根在很多农民心里,春耕生产正积极推进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粗放向集约转变。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农村改革的关键。
这个春天里,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营子村村民孙宝恒同样充满干劲儿。自从将土地入股谦朴食用菌土地股份合作社后,他的地每公顷保底收入1.5万元,是过去种玉米时收入的3倍。再加上给合作社打工的收入,孙宝恒有了“双保险”。
土地“活”起来,乡村才能“旺”起来。我省各地正在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互换并地”试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方面着力,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力,发挥土地更大潜能。
新时代的春耕需要人才,新时代的改革呼唤人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奔向辽宁乡村,这个春天里,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正在黑土地上拔节生长。
走进朝阳市朝阳县大庙镇鞠杖子村,于虎元的食用菌基地试验区大棚里,肥厚的平菇正从菌袋里探出来,鲜嫩可爱。
返乡创业的于虎元说,他们企业研发出的“菇农乐”系列食用菌专用增效剂和防污染剂两项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食用菌技术空白。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了平菇产量,降低了污染率,实现增收20%。
从省、市、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1万名以上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加大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当前,我省正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让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进入乡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也助力春耕生产。
春耕年年有,农情却年年变。我省春耕新图景的背后,恰好是农业生产的深刻变革,新技术、新机制、新农民的叠加共振,开创着乡村新未来。
春耕如多棱镜,悄然展示了传统农耕方式在新时代的变化,也呈现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走进新时代,迈向发展的新征程,辽宁人正在春种中挥洒汗水,播下农业发展的新希望。
辽宁食用菌协会
辽宁食用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