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食用菌发酵料栽培技术

2018-11-16  来自: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浏览次数:741

  发酵料栽培,是指食用菌栽培原料经过高温堆积发酵,产生有益菌从而抑制有害菌,并且使栽培料软化,以利于食用菌栽培的栽培方式。

  食用菌发酵料在发酵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发酵剂,也可以不使用发酵剂。发酵剂是从自然界中采集的天然活性有益菌,运用微生物技术,经过科学方法提纯复壮而组合而成,具有极强的催化分解能力,在发酵过程中能分泌出大量的葡萄糖、氨基酸、酶类等天然物资,可提高食用菌类的产量,无污染、高效能、无副作用,适合于多种食用菌栽培原料的发酵处理,一般情况下,发酵料于原材料的用量是0.3%。

  食用菌发酵料的栽培主料,来源广泛,可以是棉籽壳、玉米芯、锯木屑、稻壳、碎花生壳、碎稻草等。这里以棉籽壳为例,来介绍食用菌发酵料栽培的方法。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发酵料高产栽培配方:棉籽壳100斤、过磷酸钙1斤、草木灰2斤、尿素0.3斤、石灰粉2斤、石膏粉1斤、发酵剂0.3斤。

  栽培料发酵的工艺流程,首先将主料堆在干净的地面,再将各种所需用量的辅料(发酵剂待用)均匀的撒在主料堆上,然后搅拌均匀,再用清水拌至湿度达到60%~65%(即抓 一把料手指间现有水珠而不滴下),然后按0.3%撒入发酵剂与栽培料搅拌均匀,即可建堆。将培养料堆高60~80厘米,宽80厘米~1.2厘米的长方形梯形堆,长度不限,冬季堆料可适当加高加宽。然后打孔眼,用一根直径约3~5厘米的木棒在堆顶每间隔20~30厘米处的打扎上数个孔眼,孔眼要深至地面,并以上下前后左右摇动后再拔出木棒,以利于增加供氧量。接下来,用草席子或麻袋片,将料堆四周盖严,如在大棚内发酵不需要覆盖。

  发酵的初期料温维持55℃~65℃左右,有利于培养料的软化和杀虫灭菌,发酵后期温度控制在60℃左右,长期70℃温度不利于培养料积累养分。

  翻堆方法,自建堆算起第三天后进行第 一次翻堆,料温55℃~65℃,翻堆时要均匀,然后将培养料堆成原来的堆形状,再又打孔眼,又盖草席子,以后每天进行翻堆一次,第三次翻堆时加石灰水调节PH值为7.5左右,湿度调节60%~65%,特别说明,当发酵完成后,不许在培养料中加入生水或者辅料,共翻堆四次。

  发酵料质量标准是,培养料腐熟均匀,无氨气,颜色呈咖啡色,料内有一 定量的白色物质,即获得优 质高产的培养料,即可进行下一步下料播种生产。

  发酵料的栽培方式,可以分为袋式栽培、畦栽、床栽、筐栽等,以袋栽为例,采用22*50(其他差不多的也行)的栽培袋,袋子两头及中间用缝纫机打一行洞,袋子一端先扎好,等到栽培料降温至30度以内时,双手先消毒,再抓一小把菌种放入袋中,接着装料至中间,再抓一小把料撒在中间,对应打孔处,然后继续装料至栽培料至另外一袋口,再抓一小把菌种至料上,然后扎紧袋口,一个栽培袋,装料播种即宣告完成,依此装完所有料即可,然后堆垛好栽培菌包(4~6层),让其发菌,经过18~22天左右时间,菌丝即可长满全袋。

    想了解更多食用菌信息请多多关注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关键词: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辽宁食用菌协会

辽宁食用菌协会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专营 食用菌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5998218188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 XML

本站关键字: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