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楷模李玉院士,再论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奏响乐章
2021-05-31 来自: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浏览次数:385
中国食用菌产业走到今天确实是非常的不容易,在刚刚结束的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了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完全的胜利,8年的奋斗中,中国食用菌产业在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从1978年5.7万吨,到2018年4000万吨的产量,实际上中国食用菌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是泪水,付出了技术,聪明才智。应该说中国的食用菌人真正为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完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总书记才深情点赞小木耳,大产业,他充分肯定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在脱贫攻坚中所发挥的作用,从现在开始,我们面临的任务就是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继续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书记所说的小木耳,大产业的重要指示,是中国食用菌产业的重要里程碑,表明了新的纪元由此要开始,同时也是宣言书,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了这个食用菌产业虽小犹大,它是一个真正的进军号,是吹响了中国食用菌在下一步乡村振兴中应当继续发挥重大的作用。
我们中国食用菌人在发挥作用前应当反身自问,我们还有一些什么问题需要大家思考。
我们现在的中国食用菌产量是全世界的75%左右,应该说是食用菌大国,不能说是强国。我们不强的重要体现是什么呢。
1,品种问题,就是芯片如何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制造,如何使用中国人自己的原材料,培育出我们中国人的品种,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说我们现在的金针菇都是日韩的品种,香菇也是日本的品种,双孢菇好多还是欧美的品种,那么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够撑得起世界性的品种我们手里头应该还不太够,所以说在这上面我们要花大力气。产业发展的这么高速这么快,我相信育种家们、广大菇农们、从业人员们肯定在这方面是不敢落后的。所以食用菌的品种自主化,质优高产的品种应该牢牢的掌握在中国人手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2,中国这么大,我们生产类型多样、品种多样各个地区的原料气候环境都不一样,如何能够消化吸收国外引进的一些设备管理软件,如何能够轻简化,中国化。我想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奋斗的一个目标,现在我们很多的食用菌机械厂家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在装袋机、打捆机、接种机这一系列的有了很多的改进。但是我们在环境控制上仍然还不够,还有些地方需要我们真正的改造,我们现在是食用菌产业从1.0、2.0到3.0之间一个混合世界,到4.0就是真正互联网+还有相当的距离要走。在这方面大家应该把兴奋点先放到我们整个的环境控制上,在不同的机制,不同的栽培方法上,如何能够更加规范化,更加科学化,更加轻简化,或者说是更加中国化,这个是我们从事这方面相关基建、环控、设备方面一些专家们需要共同和从事食用菌产业的科研人员们真正紧密结合应该做的一件大事情。
3,管理上如何能够真正的规范化,就是真正从种到收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要标准化规范化,要在产业化中如何真正体现了用工业化的思维来指导我们这个大食用菌产业。工业化的思维不是单单的一句话,而是对方方面面包括人员的素质,工厂的管理,厂房的设计,机械水平的提高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不只是一个管理上的软件或者说是软科学的问题,更多的是要有科学的内涵来支撑我们整个的这项工作。
4,全产业链的创新,我们要想在乡村振兴中真正发挥更大的作用,吸引本乡本土外出打工人才回流,形成本乡本土利用当地资源的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的延长,创新,应拿出一些能够让老百姓喜闻乐见,为当地创造价值的一些加工产业,从粗加工到深加工到精加工不同层次的食用菌的产业。虽然我们前期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真正称其为精加工深加工的产品并不是太多这点需要我们结合中国的国情,结合中国人的饮食,健康习惯等诸多问题综合考虑,我相信食用菌产业会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为真正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5,人才问题,我说的人才不是说大学毕业就是人才,或者说是你受过什么样的特殊训练就是人才,而是真正要把我们的食用菌作为你一生追求的事业,能够把菇农致富奔小康,作为你的良心去对待的,这样的人才,真正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一些全新的,提高水平的、新颖的品种、技术设备和产品,所以说人才的培养不只是一个学校两个学校自身的问题,而更应该是我们全行业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年轻一代能够在中国的食用菌产业中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利用你们的青春年华,创造出中国食用菌更加美好的明天。
辽宁食用菌协会
辽宁食用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