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补短板 谋发展 助推我国黑木耳产业发展
2023-07-10 来自: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浏览次数:35
刘伟在作主旨发言
6日,在牡丹江加快推动我国黑木耳产业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了食用菌(黑木耳)产业发展大会。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委员刘伟接受采访时表示,牡丹江这座“世界黑木耳之都”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与魅力。他就如何解决牡丹江黑木耳产业短板、促进产业转型等方面进行了解析。
以会促练 大咖云集谋发展
“多年来,我们食用菌协会对牡丹江市黑木耳产业发展一直高度重视,多次将黑木耳节落在牡丹江市举办,并授予东宁市、海林市、牡丹江市多个荣誉。特别是目前举办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我们把行业最高级的大咖请来,进行探讨交流,既是增加了参观牡丹江黑木耳产业的实战经验,也是在牡丹江研讨、交流、促进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刘伟说。
在牡丹江大剧院进行的发展会议上,来自食用菌业界大咖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主旨会议发言,会场上两层楼座无虚席。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用菌协会名誉会长李玉就探究未来十年我国黑木耳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问题进行了主旨发言;腾讯集团副总裁马斌在数字新经济、产业新格局、云端新生态发展方面给予了诠释;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晟邦设计董事长骆欢讲述了如何用创意设计赋能食用菌产业发展……
行业大咖们通过自己所在的领域,给予黑龙江黑木耳产业带来了革新发展的好建议、金点子,让来自食用菌企业家受益匪浅。
“让企业家来到牡丹江,共同发现、挖掘、传播牡丹江地区做食用菌的经验、技术、感受,这也是推动食用菌产业大格局、大纵深、大未来的大课堂。”刘伟说。
打好跨界融合牌 让“农文旅商”紧密结合
刘伟对于本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会议不同于以往的会议,我看到了几点新意。一个是注重农文旅商相结合。从5日举办的食用菌品鉴会、嘉年华文艺演出,这是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点出发,特别是在黑木耳产业拓展、发展瓶颈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农文旅商融合推荐,通过文化产业、文化底蕴,展现出食用菌产业历程,让我看到了跨界融合的魅力。”
在签约仪式环节,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就“推进牡丹江食用菌集群建设”、“打造林下经济全产业链布局、共同打造国内顶级森林食用菌品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东宁市人民政府与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签订“黑木耳产业转型及互联网基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牡丹江镜心湖菌业有限公司分别与俄罗斯奥博拉协会滨海分会、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采购俄产木屑项目”“食用菌种植、培养、加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牡丹江市食用菌协会与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签订“创意设计赋能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刘伟表示,此次在会议上进行的战略协议签约仪式,覆盖面更宽、更加多元。特别是这其中包含了与腾讯集团、创意设计行业的签约。“通过各个领域跨界交融,共同助推牡丹江黑木耳产业登上新台阶。”
会上,蘑菇学会、中国食用菌协会分别授予牡丹江市和牡丹江镜心湖菌业“黑木耳产业创新基地”、“黑木耳全产业链创建示范基地”称号。刘伟表示,这两块牌子重要的就是“创新”二字,既是对牡丹江地区黑木耳产业工作的肯定,同时又提出了发展更高要求。
补齐三大短板 使黑木耳产业更上一层楼
作为黑龙江省种植结构特色农业、农民富裕程度最高的城市,黑木耳栽培规模和产值效益一枝独秀,2022年,黑木耳鲜品产量达到106万吨,约占14%、全省的34%,总产值近百亿元。
近年来,牡丹江市先后打造了东宁“中国黑木耳县”、穆棱“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市(县)”、林口“食用菌行业基地县”等地域品牌,培育了维多宝、森宝源等商标。
刘伟认为,牡丹江的黑木耳产业发展仍面临三个短板亟待解决。
一是打破各家各户“各自为战”的状态,让大家如何拧成一股劲,打造战略性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
二是要打造黑木耳产业品牌、做好品牌定位,在用户人群打造、消费渠道定位上下功夫。
三是在黑木耳产业方面还需要继续发力,要让人们一提到黑木耳就想到东宁,想到东宁就想到黑木耳,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
本文源自:黑龙江日报2023-07-09 07:39
记者:张雪地;摄影:张雪地;编辑:张雪地;审核:刘晓云;统筹:贾红路
辽宁食用菌协会
辽宁食用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