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发展羊肚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018-04-02 来自: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浏览次数:1052
为保证辽宁省羊肚菌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并以羊肚菌栽培为切入点,促进岫岩县各乡镇“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由辽宁省食用菌协会和岫岩满族自治县生态产业服务局主办,岫岩满族自治县圣德菌业承办,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和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协办的“辽宁省羊肚菌产业分析技术交流会暨岫岩县‘抓党建、促脱贫’乡村振兴战略培训班” 于3月28日在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胜利召开并圆满闭幕。岫岩县政府主管林业副县长赵佩林,省农委经作处调研员高增立,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吕立涛,省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喜杰、专家委员会主任朱继红、秘书长刘俊杰等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省内外各地食用菌企业负责人和种植户等,共计350余人参加会议。
在开幕式上,赵佩林副县长指出通过食用菌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促进岫岩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并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依托岫岩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人力优势,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优质羊肚菌,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刘喜杰副会长代表食用菌协会的讲话肯定了近几年辽宁省羊肚菌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机遇与风险共存,需要更合理、更科学的规划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
在大会组织的现场观摩活动中,参会人员来到了岫岩县新店镇和顺村,对正处于出菇阶段的羊肚菌日光温室生产进行了全面的参观和考察。期间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面对面解答了与会人员关于设施改造、菌种、栽培技术和市场需求等诸方面的问题,当地种植户也介绍了2017年~2018年度羊肚菌的生产状况和收益情况,给参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大会组织的羊肚菌产业分析技术交流和栽培技术培训过程中,由食用菌协会和省农科院的专家对全国羊肚菌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以及辽宁地区羊肚菌生产优势和产业发展前景、北方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等做了多方面的解读。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羊肚菌产业是朝阳产业,具有广阔地市场前景,而辽宁地区独特的气候和设施资源是开展羊肚菌日光温室栽培的有利条件,因此省内外大量羊肚菌生产企业正谋划进入辽宁抢占种植面积、扩大生产。但是目前羊肚菌菌种、栽培技术和市场尚未完善,盲目的扩大生产具有非常大的风险。辽宁的羊肚菌生产应立足于省内的自然条件和国内外市场需求,通过合理的种植安排和严谨的技术管理,实现羊肚菌优质高效生产,促进辽宁羊肚菌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交流会后,专家团队与参会人员针对辽宁羊肚菌生产方式、技术及菌种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和答疑。
会上首先由省食用菌协会副会长、辽宁德信圣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宇针对近几年来辽宁省羊肚菌生产状况和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
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张季军研究员针对栽培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做了“北方日光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分析”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羊肚菌生产中温、光、气、湿等条件的管理要点。
中国食用菌工作站辽宁站站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长张敏研究员通过“羊肚菌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适宜辽宁地区的羊肚菌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工作情况。
凌源县羊肚菌种植户姜杰先生结合自身的生产经历,通过“北方羊肚菌种植凌源地区的基本情况”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当地在羊肚菌产业发展及种植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秘书长、省农科院研究院刘俊杰研究员向与会人员传达了第三届中国羊肚菌会议精神,向参会人员介绍“全国第三届羊肚菌会议专家报告与产业发展建议”。
辽宁食用菌协会
辽宁食用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