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发文“批评农民种羊肚菌浪费粮食” 羊肚菌到底肿么了?
2023-08-29 来自: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浏览次数:114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菌,有“素中之荤”的美称。虽然价格不菲,但凭借其鲜美的味道,较高的食补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日臻成熟,羊肚菌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除海南省及港澳台地区外,均有种植,羊肚菌成为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扶贫乡村振兴的农业优势产业。据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羊肚菌种植面积达34.02万亩,较2021年32.17万亩增长5.75%,连续两年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大关。
根据调查汇总,2022年羊肚菌生产企业共有1997家,其中四川省322家,云南省312家,甘肃省255家,河南省208家,陕西省、贵州省均为163家,湖北省141家,河北省104家,为八大生产企业集聚区,占到生产企业数量的83.52%。其他省市区企业数量在100家以下。羊肚菌凭借“投资少、回报率高、种植简单、不占农时”等特点,引来众多企业纷纷介入羊肚菌行业,让羊肚菌成为近年投资较热的食用菌品种之一,也让不少农民通过种植羊肚菌而带来相较其他农作物相对较高的利润。然而,这几年,种植羊肚菌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制作羊肚菌营养袋过程中需要使用小麦等粮食作物,从而使得一些媒体开始提出“禁止或限制农民种植”羊肚菌。7月21日,新华社转发了半月谈的评论文章《半月谈丨一亩羊肚菌“吃”掉千斤麦,富民产业急需节粮技术》一文。在文章中,通过记者的深入走访,了解到农民种植一亩羊肚菌需要消耗1000斤小麦,并由此得出了“只有羊肚菌少“吃粮”、不“吃粮”,才能兼顾产业增收效果和粮食white_word$$1724,也才具备在大规模种植的牢固基础,更广泛地惠及农民群体”的结论。
而与文章观点大相径庭的是,在该文章的评论区,广大网友的意见几乎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对于记者的文章观点进行了批评。
我们来看一下网友的评论:
请注意,小编的截图是没有删减的,这说明了大家的看法出奇的一致,这是不多见的。虽然官媒报道这篇文章的出发点是从改进羊肚菌的种植技术,实现节约粮食和保障white_word$$4525的角度来说,但从农民增收,从丰富市场饮食种类的角度来看,种植羊肚菌是没有毛病的。
1种植羊肚菌错在哪?
半月谈文章在采访一位县委书记表示,县里进行产业帮扶时更多考虑了经济效益,没认真考虑粮食消耗过大的问题。确实,地方政府当前主要的工作就是如何通过找准特色产业来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农民自己的地,自己种的粮,收获的粮食所有权自然归于农民。怎样处置自己种植的粮食是农民的合法权利,我们不能动辄就把white_word$$4525问题与农民联系起来,这是狭隘和不客观的。
以目前的粮食价格,1000斤小麦不过1000多元,如果能将其有效利用并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这有何不可。我们不能因为考虑到white_word$$4525就不顾农民的收入、不顾农民的权益,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除非能给出出路。
那么,种羊肚菌有错吗?种植羊肚菌是否算是浪费粮食呢?这个观点因人而异,就像过去的割青储喂牛一样,就像玉米、大豆被用于养牛一样,是否算是浪费粮食呢?养殖业和农民普遍认为不算浪费,因为将其用于养牛被视为充分利用。然而,也有些人认为这是浪费,认为粮食应该用来供人食用,而不是用于其他目的。
这两种观点的争议很难说谁对谁错。但如果站在农民的角度,要求平等对待问题的话,那么农民的说法可能是正确的。因为割青储喂牛和种羊肚菌都是有目的的利用,而不是任意浪费,它们将粮食转化为另一种食物,同样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种植羊肚菌争议点问题
羊肚菌栽培引发争议。除了浪费粮食外,还有以下几点:
①.环境影响:羊肚菌的人工种植需要进行大量的土地开发和改造,这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利用。一些人担心这种种植方式对土地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限制种植以保护环境。
②.产业结构:羊肚菌的种植热潮导致了大量农民涌入该领域,使得种植规模扩大。这可能导致市场供应过剩,影响价格稳定和农民收益。一些人认为限制种植可以避免市场饱和和产业泡沫。
③.农产品:由于羊肚菌价格高昂,为了追求利润,一些农民可能使用不合规范的农药或采取其他不良的种植管理方法,可能对农产品带来潜在风险。因此,一些人担心限制种植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white_word$$1801。
④.社会公平:由于羊肚菌价格高昂,种植羊肚菌的利润较高,这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扩大。一些人认为限制种植可以保护农民利益,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
3小麦替代品研究不成熟
不少行业专家均表示,找到一个农民增收效益好的特色产业不容易,应积极帮扶和引导,使其既利当下,更利长远。从地方政府和专家的采访中,我们发现他们是支持发展羊肚菌产业的,但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技术攻关,减少小麦用量。
目前制作羊肚菌营养包需不需要小麦?答案是肯定的,虽替代技术在部分white_word$$4362已有应用,但我国尚未有明显突破。国内已有以木屑为主的羊肚菌种植技术,但产量较低,种植户不愿用。据《食用菌市场》编辑部采访羊肚菌企业、科研单位等反馈信息中提到,羊肚菌营养包主要采用小麦、稻壳、木屑,增加木屑能够保持羊肚菌营养包的松弛度、保水性能好,增加羊肚菌的营养质,木屑只是一个辅助作用,羊肚菌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靠小麦和稻壳的配比。一亩地营养包配比小麦70%、玉米芯20%、木屑9%、生石灰1%,一亩地小麦投放量大约1000斤,投放羊肚菌菌种220斤,亩产量500-1000斤。
山西农业大学功能食品研究院副研究员赵照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羊肚菌栽培使用小麦替代品的问题,我们也在研究,现在有多方面的想法。土地施用有机肥可以减少小麦的用量;利用玉米等替代小麦。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要,就是提高小麦的栽培效率,因为好多栽培户由于技术等问题使用了小麦但没有达到相应的产量,造成浪费,这个比例还相当大。也在研究用玉米粒来代替小麦,目前还是在实验中。
4羊肚菌种植该怎么办?
当下,也有很多人担心种植羊肚菌太过于挣钱了,导致大家都去种植羊肚菌,然后浪费过多的粮食。实际上这个担心有点过于“杞人忧天”了。
首先,羊肚菌能卖高价不假,但是羊肚菌种植也是有技术门槛和风险的。不是谁说种就能种出来的,这几年成都平原地区出现绝收或不出菇的情况不少,对于新手来说,羊肚菌的技术含量相较其他品种是很高的。目前羊肚菌行业三分之二的从业者是处于亏损或保本,只有三分之一是有盈利的;
二是羊肚菌这东西种起来有点儿“邪乎”,有时候天气不好,或者其它的原因,羊肚菌种植能直接绝收,一亩地可能就产个几斤。
这些限制已经把大多数想种羊肚菌的种植户给劝退了。
其次,羊肚菌现在价格虽然高,但只要数量一多,价格肯定会大幅度下降,种得越多越白菜价,当价格下来,自然第二年就没人再种了。市场自然会把羊肚菌调节到一个合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上。
第三,羊肚菌种植“浪费粮食”的问题本质上是种植技术上的问题,应该通过研究更加科学的种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应从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是应尽快加强科研立项,保证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农业科研人员积极性,加快羊肚菌无麦、少麦替代技术的攻关改良速度。
二是通过出台优惠政策、给予资金补贴等方式,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工厂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栽培技术的研发力度,用科技力量助力羊肚菌无麦、少麦技术提高亩产量,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增强新技术的吸引力。
三是各地政府部门主动提高服务水平和对接新技术的能力,积极帮助羊肚菌种植技术新成果尽快落地转化、推广,尤其是要加强新种植技术的本地适应性研究,并引导种植户优先使用陈麦,促进羊肚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前,三农问题是头等大事,2023年的一号文里更是明确了当前工作的难点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农民的收入问题。而如何实现农民增收一直是各地各部门绞尽脑汁的问题。羊肚菌作为当前一个很好的农业增收项目,既然大部分地区都在种植,也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受益,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因此,我们就应该扶持和鼓励。同时,也要做好羊肚菌无麦、少麦替代技术的攻关改良技术,早日实现“无麦化”,让羊肚菌成为利国利民的致富好产业。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农业家家通、农物星球
注: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跟本公众号观点无关
本文源自:食用菌市场
辽宁食用菌协会
辽宁食用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