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棒不出菇?因为没受“刺激”~
2023-08-14 来自: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浏览次数:67
平菇美味,却来之不易。来自辽宁省朝阳市的种植户王立先,这段时间就因平菇产量低而上火发愁。他在种这批平菇前与蔬菜市场签了订单,可现在连采收标准都没达到。正常情况下,一个菇棚每天可采收平菇800斤左右,如今3个菇棚一共才采收920斤,还有两个棚不出菇!
采摘平菇
如果这季订单完不成,不但影响信誉,下一季也将面临滞销。情急之下,王立先向《田园帮帮团》栏目组发来求助,希望能找到平菇产量低、不出菇的原因。
装车拉走
为了帮助王立先解决难题,栏目组请来了专家,辽宁省食用菌协会副会长于虎元。他有着21年蘑菇种植经验,也累计帮助过5000多人靠种平菇致富。
专家于虎元
于虎元首先检查了菌丝生长情况和菌包的培养料配比。通过观察和分析,确定菌包基质不是导致产量低的问题所在。
排查菌包
于虎元来到菇棚,立马就看到菇棚只有前风口开着,后风口都是紧紧关闭的状态,并且在出菇阶段的菇棚内发现平菇菇柄长且菌盖小的畸形情况,这很可能是由于菇棚内的氧气不足所致。
“大长腿”小菇盖
若想种好平菇,菇棚内就得通风透气,如果空气流通不畅,平菇的生长和发育就受到了限制,容易长成畸形菇,最终导致平菇品质差、产量低。
正常平菇和畸形平菇对比
如果说王立先的这3棚菇产量低与通风不畅有关,那么剩下两个菇棚不出菇又是怎么回事?
菌棒不出菇
于虎元经过了解发现,王立先在平菇的出菇原理及种植方法上存在技术盲区。平菇在出菇阶段,如果温度一直恒定不变,就无法使蘑菇正常生长,因此出菇阶段有一定的温差变化才能刺激出菇。然而,王立先在种植平菇时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也正是平菇不出菇、产量低的原因。
发现问题
问题该如何解决?于虎元建议王立先去自己的基地,从处于发菇阶段的菇棚里寻找答案,而且等到晚上!这又是为啥呢?
晚上找到答案
原来,于虎元白天紧闭棚膜来提高菇棚内温度,晚上再打开棚膜降低棚内温度,这样一来就能形成足以刺激菌丝萌发子实体的昼夜温差,这就是于虎元要告诉王立先的答案。
出菇
通过专家点拨,王立先掌握了平菇的生存法则和刺激手段,平菇的生长状况开始好转。一起来看看帮扶后的效果!
辽宁食用菌协会
辽宁食用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