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西装是教授 走进地头是农民 他让食用菌“敲开”农民致富大门!
2023-08-19 来自: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浏览次数:25
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印发了《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3年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通知》(冀教职成函〔2023〕37号),廊坊职业技术学院侯桂森教授被评为“百姓学习之星”。
侯桂森自1986年至今从事食(药)用菌产业开发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食用菌产业化运营、林菌高效配套技术、香菇大规模集约生产与栽培、药用菌灵芝栽培与应用、产业园建设等方面有较大影响力。侯桂森长期带领“林下经济”教学团队扎根贫困山区,为山区百姓脱贫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服务农村建设和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01|言传身教:他是学生的好老师
40年间,侯桂森与蘑菇为伴,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浸润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一改“黑板上种庄稼、教室里养蘑菇”的授课方法,把课堂搬到田间大棚,把学生带到食用菌基地,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记得牢、用得活,真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侯桂森教授指导学生成立食用菌兴趣小组,把专业实践和业余活动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边做边教、边学边做的新路,并悄悄资助着多名贫困生。
02|甘于付出:他是农民的好朋友
1992年至1994年,侯桂森被公派到罗马尼亚交流食用菌栽培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这是我国首次将食用菌技术推广到国外,填补了中国在国外种菇的空白。看到食用菌的大好发展前景,他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在廊坊市的农村中进行技术推广。数不清在蘑菇棚里熬了多少日夜,说不清指导技术时吃了多少苦,更算不清试种过程中失败了多少次。通过多年努力,他在全市总计推广食用菌种植面积2万多亩,为十几个乡镇、四十多个村街、上万名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每户年均增收1.7万元以上。
家乡富了不算富,侯桂森还把技术推广到全国更广大的农村,让食用菌技术惠及更多农民。4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16个省(区、市)1500多个村,免费开展技术培训5300多场次,培训农民17万人。
03|技术扶贫:他是大山百姓的贴心人
多年来,侯桂森为十余万贫困山区农民免费培训3000多场,促进增收近亿元,真正实现了“一项技术富裕一方农民”。无论是太行山老区,还是贫困落后地区,都倾注了他大量心血和汗水。在侯教授和其他专家的带领下,阜平县成立了天生桥千亩现代食用菌产业核心区,这是一个集现代食用菌技术引进研发展示区、使用先进设施设备高效栽培示范区、产出优质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样板区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核心区,为阜平县农民脱贫致富又开出一条新路。
侯桂森把“金蘑菇”种上太行山,让村里人走进农学堂,从教近40年间,他致力于食用菌研究,让小蘑菇打开农民致富大门。他扎根在太行山区10余年,奋战在乡村振兴最前沿,先后把100多项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山区农村,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创立发展新模式、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帮助农户从零起步,逐步发展壮大,探索出了一条食用菌产业帮扶新路径。
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侯桂森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参加大会接受表彰,并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本文来源:廊坊职业技术学院、人民网
辽宁食用菌协会
辽宁食用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