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日:食用菌与低碳经济,听专家们说
2023-06-16 来自: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浏览次数:38
今天是第11个低碳日
今年低碳日的主题为
绿色发展,低碳创新
食用菌即蘑菇,是生物界的分解者,它们可以分解任何有机物质,如自然界的垃圾(包括动、植物、排泄物,废弃物等)。
食用菌行业以物质能量的循环使用为特征,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它以现代科技为支撑,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影响小、资源再生能力强,是典型的低碳经济。
关于食用菌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听听行业专家们怎么说吧:
问:食用菌“五不争”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答:
食用菌具有“五不争”的特点,这是它保障食物优势。
一是“不与人争粮”。食用菌自身的营养可以作为粮食和淀粉、蛋白质的补充。二是“不与粮争地”。食用菌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长,比如荒漠化、石漠化、盐碱化的土地上。三是“不与地争肥”。种地要施肥,好肥才高产,还需要做好土地保育、改革耕作制度等。但食用菌不需要这些,而且菌渣还田后还是很好的有机肥。四是“不与农争时”。食用菌任何时候想种就可以种,只要种下去,就可以有收获,并且它的生物转化率很高。五是“不与其他争资源”。食用菌利用秸秆、畜禽粪便进行生产,变废为宝、点草成金,不仅不需要特殊资源,还把一些废弃物资源化了。
问:食用菌产业对保障食物有哪五大功能?
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胡桂芳答:
现代菌物产业对保障食物有五大功能。一是食物功能。菌物是“一荤一素一菇”新型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保障食物数量和多样性需求。二是生态功能。食用菌是来自“三物循环”的生态产品,菌物产业是环境友好型产业,有利于优化食物生产生态环境。三是健康功能。食用菌具有低热量、高蛋白、高膳食纤维、多营养要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价值,一些食药同源食用菌有利于身体健康。
四是应急功能。食用菌生产不受农时制约,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有菌种都可种植,几天就可种出代替粮食,成为应急食品。且食用菌干品保质期至少在一年以上。五是可持续功能。食用菌不仅节地节粮,还节水节能。生产同比例干物质,比如水稻、小麦、玉米,食用菌用水量只是它们的几百分之一。生产一斤双孢菇,只用不到一千瓦时能量。
问:食用菌产业对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有何经济作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会长董彩虹答:
菌物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实现低碳农业的有效保障。食用菌生产可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园林废弃枝条等转化为蛋白与健康食品。生产后的菌糠可用于有机肥和育苗基质生产,具有改良土壤、节肥增效作用,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消纳转化压力大。大力发展“秸秆菌业”,能对消纳转化秸秆资源发挥重要作用。
食用菌产业节水,利于实现“双碳”目标,不过也需进一步向绿色生态和发展转型。需重视食用菌产业碳排放规律研究,探索食用菌产业生产过程“碳中和”与“碳平衡”的复合生产模式与配套技术,建立集约化和标准化绿色生产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答:
动植物产生的废弃物,都要通过菌类转化回归自然;菌物靠着动植物废弃物,转化生成蛋白质。食用菌产业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在产业、经济、物质循环中不可或缺。全世界公认的循环经济模式包括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其中重要的是把自然循环变成循环经济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价值。菌物产业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以吉林省为例粗算一笔账:吉林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4000万吨,如将其中5%用于食用菌生产,也就是利用200多万吨秸秆,就可生产至少150万吨食用菌干品。按照每吨食用菌干品含19%至40%蛋白质计算,可增加28万至60万吨蛋白质,相当于56万至120万吨瘦肉、250万至530万吨油、750万至1500万头猪、72万至180万吨鸡蛋、336万至720万吨牛奶。
问:在发展食用菌“低碳经济”过程中,什么处于核心地位?
中国食用菌协会名誉副会长、安惠公司董事长陈惠答: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根本手段。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处于核心地位。它使自然废弃物成为宝贵的资源,为突破资源贫乏的限制带来了希望,也为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安惠公司将食用菌的有效活性成分提纯、配伍,加工成功能性健康食品,供应消费者食用并使之赢得健康;与此同时,又消化了农业和林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减少了污染和浪费,保护了环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成为发展“低碳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助推器。
伙伴们多吃食用菌为地球做环保为健康加分低碳生活,从身边做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创美丽的绿色家园。
本文源自:安惠生物科技
辽宁食用菌协会
辽宁食用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