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鳞盖伞:落枝上的一把小橙伞
2023-03-27 来自: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浏览次数:373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蘑菇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殊菌类,它们看起来色彩斑斓、形态各异,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这样一位特殊的蘑菇——粗糙鳞盖伞Cyptotrama asprata (Berk.) Redhead & Ginns,其种加词“asprata”,意为粗糙的。为什么会得这个名字呢?看看该蘑菇菌盖表面长满的粗糙小刺,就不难理解了。另外,该蘑菇因为通体橙色,又得“金黄鳞盖伞”这一名字。
粗糙鳞盖伞的子实体 曾念开 / 摄
粗糙鳞盖伞是1847年Berkele在斯里兰卡发现的,当时将该种置于蘑菇属Agaricus L.,后来的研究者们似乎对这个种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在这之后的百多年里,该物种先后被置于环柄菇属Lepiota (Pers.) Gray、Mastocephalus Battarra ex Earle、蜜环菌属Armillaria (Fr.) Staude、干蘑属Xerula Maire和粗干蘑属Xerulina Singer,直至1980年加拿大学者Redhead 和 Ginns把该种置于鳞盖伞属Cyptotrama Singer,也就有了它现在的名字Cyptotrama asprata。该系统位置也得到了现代分子系统学的支持。
粗糙鳞盖伞的子实体 曾念开 / 摄
除了其模式产地斯里兰卡,粗糙鳞盖伞还分布于老挝、日本、韩国、新西兰。还有报道美国夏威夷、中美洲也有分布。该种在中国也很常见,从南部地区的海南、台湾、湖南、云南、四川,一直到北部的甘肃,都能见到其踪影。我们在海南热带雨林公园的野外考察中,也常常能和这把“小橙伞”相遇。粗糙鳞盖通常生于森林的落枝上,充当分解者的角色,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降解还原的作用。此外,粗糙鳞盖伞菌丝液体发酵所得的次生代谢产物戊酸甲酯[(oxiran-2-yl) methylpentanoate]对埃及伊蚊幼虫(Aedes aegypti)显示出强烈的灭蚊活性,在杀虫剂开发方面具有良好潜力。
参考文献
[1] Njogu EM, Njue AW, Omolo JO, Cheplogoi PK. 2009. Larvicidal activity of (oxiran-2-yl) methylpentanoate extracted from mushroom Cyptotrama asprata against mosquito Aedes aegypt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Sciences 3(6): 1203–1211.
[2] Qin J, Yang ZL. 2016. Cyptotrama (Physalacriaceae, Agaricales) from Asia. Fungal biology 120(4): 513–529.[3] Redhead SA, Ginns J. 1980. Cyptotrama asprata (Agaricales) from North America and notes on the five other species of Cyptotrama sect. Xerulina.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58(6): 731–740.
原创 韩云霄 菌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2023-01-15 20:00 发表于河南
辽宁食用菌协会
辽宁食用菌协会